扫一扫
海螺热血榜
( 03月 )

稿费:{{item.money}}元

好评:{{item.praise}}

品牌策划> 营销案例> 珀莱雅,不仅仅会写文案

珀莱雅,不仅仅会写文案

21年10月13日14时35分 tripleww 来源: 转载

关键词: 文案

「我一边踉跄前行,一边重振旗鼓。」


——太宰治


QQ截图20211013112952.png


视频文案摘录


这是你本月连续加班的第三周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里


又只剩下你一个人


你当然知道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但情绪的奔涌不受控制


你哭了


这是你失恋的第三十天


毫无预兆的崩溃


随时随地的眼泪


失恋似乎撬开了一口情绪的井


掉进井底的是你


爬不起来的也只有你


真的好讨厌这个又狼狈又无能的自己


这是你成长中的十六岁


你每天在习题本上写下很多「解」


却解不开心中那个忧郁的小问题


为什么分数和排名像绕不出去的迷宫


书包和考卷里塞满了你的痛苦和焦虑


你坚持了,你也学习了


但痛苦和焦虑并没有消失


我们每个人在某些时刻


都会感受到情绪的波涛汹涌


感觉自己被沮丧/抑郁/焦虑/自卑/孤独……吞噬


而这与脆弱无关


不必对你的情绪感到羞耻


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的一部分


生活很累的时候


崩溃真的不是因为你太弱了


失恋不是一件小事


伤心也并不羞耻


青春期的烦恼


别再说它只是咬咬牙就能过去的阵痛


没有一种情绪是不正当的


没有一种痛苦应该被轻视


所有情绪 本应平等


如果你的情绪生病了


或者你正在经历心理健康问题


请不要勉强把哭声调成静音


请寻求科学、专业的心理学支持


世界总有回声


珀莱雅 x 中国青年报 x 壹心理



这是珀莱雅在最近世界精神卫生日期间,所发起的一个主题为「回声计划」的公益行动宣传片。


文案还是一如既往,有洞察,有细腻的情感。


里面 3 位人物所面临的情绪困境,则让我一下想到之前在《存在主义咖啡馆》这本书里读到的一个印象很深的词——「钱多斯时刻」。


这个词源于一篇名为《钱多斯致培根》的文章,里面钱多斯爵士写信给哲学家弗朗西斯 · 培根描述自己职业的困惑。


他说自己开始质疑语言表达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了一种个体的生存危机,也就是写作者不承认写作本身,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后来这个状态被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定义为「钱多斯时刻」,用来指代人在日常生活的某个寻常瞬间,突然遭遇自我存在意义的精神崩溃。


QQ截图20211013113155.png


珀莱雅这条片子里,我觉得呈现的就像是 3 个「钱多斯时刻」。


连续高负荷的工作带来情绪失控,突然之间陷入崩溃;


明知道一段感情已经走入死胡同,自己还深陷在井底;


用尽了全部的心力去做每一道题,仍然算不出最优解;


也就是说,珀莱雅相当于是代入进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所一度拥有过、或是正在面临的心理困境和精神困惑。


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它给出了一个态度明确、又具有慰藉感的观点:


没有一种情绪是不正当的


没有一种痛苦应该被轻视


我自己从高中到现在,仍然会时不时被一些无处排解的苦闷情绪所侵扰。


并且这种情绪来临的时候,往往毫无征兆。


有时候是无意听到他人的一句话,有时候是掠过眼前的一幕景象,甚至还有的时候是傍晚突然吹到自己身上的一阵风。


高中时期我无法跟这种情绪和解,做得最矫情的事,就是爬到县城里一座山的山坡上,听着类似于沈庆《青春》那样的歌,躺在那里想些有的没的,等到天黑时再下山,但也只能短暂地修复。


现在年岁渐长了些后,在处理这种情绪时,就是不断地暗示自己,这个时刻一定会过去,然后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放过自己。


所以看到珀莱雅在里面说:


不必对你的情绪感到羞耻,崩溃真的不是因为你太弱了,没有一种痛苦应该被轻视,所有情绪本应平等……


我就在想,写这些文案的人太懂得怎么直入人心了。


至少在字里行间,珀莱雅尊重和理解了一个人生而为人时,那些不愿意示人的脆弱,那些隐秘又汹涌的暗流。


QQ截图20211013114025.png


如果我们再把目光落到现实中去看,就在昨天,微博上还有个热搜话题,说的是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2020 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是 24.6%,其中,18-34 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的群体。


可见,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而珀莱雅作为一个企业,它在这次「回声计划」中所展示出来的,则是一个国货品牌有的社会担当。


具体点说:


所有的企业都是社会企业


有责任感的品牌会关心人


从目前珀莱雅方面所公布的「回声计划」相关内容来看:


珀莱雅不仅仅只是在这次公益活动中提出了问题,它还给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解决方案。


比如它跟中国青年报和专业心理学服务平台「壹心理」合作,特别编订了一本《情绪疗愈不完全指南》。


这份指南分设高压工作学习篇、人际孤立篇、分手篇、心理健康状态测试、正规的医院或机构就诊渠道来给予相应的心理学建议。


届时中国青年报将会把这本手册,分发到一些高校群体当中。


QQ截图20211013141722.png


同时它还邀请到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老师录制了一堂线上心理健康公益公开课,来解答和溯源大家那些时不时涌上心头的迷茫与困惑。


再就是接下来的 10 月中旬,珀莱雅还将上线 4 支「回声」纪录片。


这 4 支纪录片将以共生、看见、倾听、反思为视角,邀请心理学者李松蔚等人来探讨情绪正当性、女性抑郁等话题。


包括在线上,珀莱雅还开发出了一个类似于树洞的 H5,专门用来收集「回声」。


目前在上面你可以看到很多网友,自发分享了自己的情绪以及对情绪的建议。


QQ截图20211013142443.png


另外,珀莱雅已经正式宣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展开合作,将「珀莱雅回声计划」作为一个长期的青年心理健康公益项目落地到校园场景。


双方在未来将不断援建校内心灵成长驿站,以及开展家校心灵成长活动。


QQ截图20211013142644.png


很显然,通过这些具体的解决举措也可以看到,珀莱雅除了在文案上直入人心外,它还在用一点一滴落到实处的行动,走到广大的青年群体当中去。


而说到底,所有的企业,最终都是要去向人群的社会企业.


尤其对像珀莱雅这类有志于让自己成为一个社会品牌的企业来说,能不能关注人、关心人、并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来回应目标群体的心声,是它们的社会责任,也是它们丈量品牌与用户关系的一道标尺。


QQ截图20211013142924.png


截图来自@广告文案- 微博和视频号读者的评论



珀莱雅,不仅仅会写文案
展开阅读全部

0

0
评论 0
注册/登录后,方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