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费:{{item.money}}元
好评:{{item.praise}}
圈佬宣布:
麦当劳的麦,一定是油麦的麦
最近麦当劳出了一组文案——
《麦当劳成语词典(2024年版)》

乍一看,圈佬觉得,这不就是谐音梗吗?
仔细一瞧,每一个词语的解释除了跟我学的不一样,看起来还都挺有模有样。。。
主打一个——在线“狡辩”:
谁说“厉害的人”一定要多劳动?
“厉害的人就该多吃麦当劳”

谁说只有多劳动,才能够多获得?
“多吃麦当劳,就会多得到一些快乐”

不要小瞧一顿麦当劳的魔力
“吃一顿麦当劳一整天都会很安逸”

吃麦当劳的安逸,从等待的时候就开始了
“以一种安逸的姿态,等待麦当劳送上门”

最松弛的劳动,就是麦当劳了
“吃一会儿麦当劳,再休息一会儿”

爱一个东西是隐藏不住的
“满眼都是对麦当劳的爱”

美食恒久远,麦门永流传
“对麦当劳的喜欢,一代代传承下来”

得不到麦麦,只能看麦麦类卿
“刷麦当劳微博,缓解对麦当劳的想念”

麦门信徒的终极梦想
“不入股麦当劳就获得了麦当劳的精神股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有梗了吧。
我愿称之为,麦当劳劝饭宝典

用一本正经的成语谐音,融入品牌元素,最后解释成俏皮话。以一种诙谐的方式,把吃麦当劳的好处,和对麦当劳的爱都传递到大家心里去。
同时还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
比如,有网友发现,有“麦”有“劳”,怎么没有“当”呀?
于是也下场一试——
一 马 当 先
一下课,我就马上先到麦当劳

当“人”不 让
当麦门的人,不会让你失望

当 之 无 愧
健身完吃麦当劳五百大卡套餐,一点愧疚感都没有

麦 麦 不 语
麦当劳太好吃了,以至于顾不上言语

闻 鸡 起 舞
闻到麦当劳的脆汁鸡的香气,问朋友要钱,起码转五十

举 手 之 劳
麦当劳小编很轻易地就可以给我送麦当劳

吃 苦 耐 劳
吃的是美式的苦,不能忍耐一天不吃麦当劳

打 入 天 “劳”
打入麦当劳内部,天天吃麦当劳

任 劳 任 “圆”
任由麦当劳把自己吃圆?

劳 动 者
以吃麦当劳为动力的人

“劳” 有 所 得
有麦当劳就有了一切!

这样凑到一块,设计鲜亮可爱一点,感觉又可以出一本周边了。
有时候营销就是这么自然而然。


而除此之外,圈佬仔细盘盘麦当劳近期的线上social营销,发现也很有亮点——
幽默玩梗,喊出打工人心声:
让产品的精神状态,融入打工人的精神状态,先讨人喜欢,再激发共情。
“准点下班球球乐套餐”

“可辣薯咱俩了”

“好想薯啊!”


积极互动,和评论区打成一片:
麦当劳品牌和粉丝“互怼”式填空,是可以当做段子传播的程度。
“别太荒谬老铁”

“肯德基没开门”

“利润”

“疯狂星期四.JPG”

“麦当劳没有旋转门”

“请收回你的内向”

“去吃劳饭”

就地取材,从网友身上获取灵感:
年前麦当劳就根据网友的互动评论,出了一本粉丝周历。
里面的每一句文案都是来自于粉丝的评论或是互动。
既潜藏着用户体验的细节,也是充满了情感价值的内容财富。
比如,
长大后才发现
麦当劳是我唯一能拿满分的地方。
(指猪柳蛋满分)

麦当劳,当代打工人的食堂

在陌生的城城市/国家
人类看到麦当劳会产生一种乡愁

第一次在麦当劳独立点单的那一刻
=
成为大人的那一刻

和不馋麦当劳的人
没有什么好说的

总之,融入用户,取自用户,用之于用户...积极与用户玩梗,让共鸣去唤醒新的共鸣,不断激发用户参与互动,进而撬动用户内容价值。
麦当劳的营销既活跃了形象,也洞察了人心,还和消费者建立了友好的互动关系。
从这些角度来说,圈佬觉得麦当劳确实——
有 点 东 西
释义:只要发现有麦当劳,就忍不住进去点一点东西